你还在盼跌?苏州、合肥楼市已经动手了!

小泽说事 2019-01-14 13:02:43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文/潮哥 涓涓细流,汇聚在一起便能翻江倒海。 近段时间以来,全国各地零零星星的降价、打砸售楼处消息,已经汇聚成了一股寒意袭人的龙卷风,大有将全国楼市风卷残云之势。 面对此情此景,有关部门终于坐不住了,开始喊话。前天,《经济日报》在其第13版发布的时评文章《房地产进入“寒冬”了吗?》中,直抒胸臆: 经

文/潮哥

涓涓细流,汇聚在一起便能翻江倒海。

近段时间以来,全国各地零零星星的降价、打砸售楼处消息,已经汇聚成了一股寒意袭人的龙卷风,大有将全国楼市风卷残云之势。

面对此情此景,有关部门终于坐不住了,开始喊话。前天,《经济日报》在其第13版发布的时评文章《房地产进入“寒冬”了吗?》中,直抒胸臆:

经济日报直属党中央,说出的话代表的都是上头的意思。

从话语中可以看出,面对楼市中的习习寒风,政府很显然不愿看到楼市过于清冷,毕竟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南天一柱的事实没有改变。过于冷清,会影响经济发展,这是不能容忍的。

信号已经非常明确了,楼市不能再冷了。

另外昨天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,长期唱衰中国楼市,号称“空军司令”杨红旭的微博被封了。

这个举动透露出的信号不亚于经济日报的喊话,它告诫市场,不要再唱空楼市。

在接收到中央释放的市场不能过冷的信号后,合肥与苏州开启了行动。

合肥方面,近日多家主流媒体转发了人民日报旗下侠客岛的一则新闻:

近日,安徽省会合肥一个住宅项目“合肥院子”开启了降价走量模式,均价从原来的2万多降至1.5万元左右,直降6000多元,收效不错。结果引来了合肥市房产局局长调研。不久,房价就回调了20%。

而据说,在此之前安徽砀山某楼盘因为被当地政府约谈,也降价未遂。

苏州方面,则直接开启抢人模式,变相降低购房门槛。

昨天(10月7日),苏州发布《关于申报苏州市人才乐居工程的通知》,《通知》规定从2016年10月开始全职引进的先进型人才(A 类)、领军型人才(B 类)、拔尖型人才(C 类)、骨干型人才(D 类)、储备型人才(E 类)五类人才购房、租房补贴以及贷款助力等细则。

其中一条这样规定:A~E 类人才购买首套自住住房,可不受户籍、个税和社保缴纳时限等限制。

此前,苏州限购规定: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首套房需提供两年内在苏州市区(含吴江区)、昆山市、太仓市累计一年纳税或社保证明,并禁止购买二套房。

如今这条限制对于苏州已经的五类人才不再适用,而从《通知》对于五类人才的解释来看,这些人群的规模并不小。

《通知》解释:其中E类人才为全日制硕士及以上研究生;符合各地紧缺专业目录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;符合各地紧缺工种目录和相关条件的高技能人才,高级工原则上在30周岁以下;中级职称及以上专技人才;自主创业并带动 3 人及以上就业的普通高校或职业院校毕业生。苏州本地普通高校或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苏就业创业的,视同为引进。

对这个并不小的群体放开购房限制,于苏州楼市会是一剂强心针,甚至有可能让原本下行的苏州房价,重新回到上涨通道中来。

从经济日报发文喊话,提振市场信心,到楼市“空军司令”微博被封,再到安徽多个楼盘因政府干预降价未遂,再到苏州变相降低购房门槛,信号再明确不过:楼市不能过冷。当然,更不能过热。

防止楼市过热,防止房价过快上涨,是本轮楼市调控的终极目的,放眼全国,这个目标在一轮又一轮政策轰炸下基本达成。但过冷的苗头也出现了。

厦门、杭州、成都、西安、重庆、郑州等热点城市均进入了微调模式,厦门跌幅还不小。

这显然不是政府想看到的结果。政府最想看到的,是楼市平稳健康发展,何谓平稳?不涨,或者慢涨。因为只有平稳健康发展,才不至于影响经济。

正如经济日报说的,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。数据显示,自2011年以来,GDP对房地产的依赖度就没有低过15%,高的甚至达到了20%。
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;制图:财经观潮

各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度,也已经根深蒂固。

房地产如果不景气,对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。

但最近一段时间,楼市成交量进一步下跌,刚刚过去的10月份,北京、深圳、苏州、无锡、杭州、南京、厦门、成都、青岛、金华等10个城市二手房成交量为3.9万套,环比下降25%,同比下降9%。在剔除春节假期二手房成交量异动月份的情况下,成交量创48个月新低。

土地市场上,据中指院数据显示,10月300城共实现土地出让金总额2361亿元,环比下滑25%,同比下滑40%。

换做平常年份,或许还能接受,但今年内部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,外部邦交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。作为支撑经济的南天一柱,房地产不允许有大的变故。

那么问题来了,楼市调控会不会放松?房价会不会重新点燃?

正如新华社前几天说到的,要保护好楼市调控所取得的成果,楼市调控不能放松。经济日报的喊话与合肥、苏州的举动意在提振市场信心,并非要点燃楼市。

对房价,本号还是那个看法,中心城市未来一段时间里,“稳”与“微幅调整”是关键词,长线由于土地财政和城市化缘故,仍会上涨。短期内,是中心城市刚需客上车的好时机。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